2006/05/16 | 春燕之歌
类别(沧海龙吟) | 评论(0) | 阅读(42) | 发表于 15:57

 

春燕家何处?祖居月亮山。年少承父志,学医斗病顽。痴心怜贫弱,着意济孤鳏。只身肩重负,终日苦攀援。朝起行医去,中宵戴月还。五年如一日,几多涩与艰。月亮山深处,有村名大塘。居家五百户,户户敬苗王。大塘本僻地,十万山中藏。一村分八寨,散居在山梁。山高谷也深,经年不通商。农人骨带饥,缺衣还少粮。一人身有疾,合家俱慌张。无钱可救治,只知拜佛忙。巫婆操生死,一命悬上苍。多少新坟起,不知身所丧。春燕学成后,笃志在扶伤。带得一身艺,欣欣嫁大塘。欲将身所学,换得黎庶康。初建卫生室,春燕心惭惶。两千医药款,欲筹苦无方。春燕眉难展,公婆痛心房。双双夜不眠,密把事来商。欲将耕牛卖,筹资助娇娘。牛是农家宝,岁岁有奇功。春到耕耙忙,换来五谷丰。朝夕长相伴,人畜情也浓。天明牵牛去,举步难从容。一步一何痛,如刀割心胸。接过卖牛款,春燕泪暗垂,为报公婆德,志欲有所为。身在极贫乡,何来公益房。春燕把屋腾,也把事来张。一张旧木桌,一张简易床。两把止血钳,纸箱即药箱。一只体温表,只把冷热量,剪刀听诊器,难把门面妆。因陋来就简,春燕心彷徨。任重道还远,且将医德倡。救死或无奈,扶伤总无妨。小病先施治,莫使入膏肓。门诊初诞日,老父频嘱儿。不论多艰辛,行医志莫移。门诊开张后,步履却艰难,山民身有疾,不肯把病看。只将巫医求,谁信小医官。春燕心暗焦,寝食何曾安。择机展奇技,救民于危难。村民王彩爹,好酒且贪杯,醉欲归阴去,魂游望乡台。鬼师跳半日,已觉魂难回。嘱将后事备,满堂哭声哀。春燕望闻后,施药把针推。救难于既死,美誉逐春来。救活王彩爹,复救王柳妈,治罢老翁妪,还接新生娃。春燕施妙手,病魔归沼洼,起死回生术,赢得众口夸。门诊初张日,春燕画图遐,欲凭一身艺,施医且养家。心愿一何美,却输一着差。村民身有疾,只将药来赊。小本些微利,经年不曾拿。大塘本瘠地,丰歉只由天。户户缺粮款,民生实可怜。患者来求医,春燕心拳拳,先把病来治,不问有无钱。行医方五载,欠债近六千。家财皆散尽,犹把首饰捐。门诊日日亏,有志竟难为,夫妻生异想,欲把故里辞。粤东打工去,好景或堪期。消息不胫走,村民咸挽留,春燕离乡去,有病孰可求。阿奶前致词,涕泪相和流。阿嫂送鸡蛋,权抵药资羞。三两零碎币,家家倒柜筹。凑得百余元,来把春燕周。春燕泪满腮,决意回阁楼。与民共患难,风雨两同舟。春燕感人事,缘何天下知?为有志愿者,恰逢救死时。大塘何其幸,天降白衣仙。扶伤于既死,解民于倒悬。作歌述其志,意在颂时贤。醒将世人眼,目注万山边。莫使黎民泪,痛洒白衣前。直教扶伤志,愈穷而益坚。今将芳名播,广结乐施缘。待到时风正,再谱传奇篇。

        后记:第一次看到李春燕的名字,是在网络里。《生命只有八小时》的报道,感动了所有善良的人,也感动了我。
        李春燕成为感动中国·2005年度人物后,公司高层决定在全体员工中开展向李春燕学习活动。而《关于开展向李春燕学习的决定》的文稿起草工作,落到了我这个常代人捉刀的人头上。
        为了核实有关报道的真实性,通过从江县委宣传部门的熟人,我要到了李春燕的手机号码,先后与她有过两次短暂的通话。或许是那段时间李春燕接触媒体记者比较多,对我拨过去的电话没有感到意外,也不怎么紧张,非常专注、认真地回答了我提出的疑问。第二次给春燕去电话时,她正在湖北电视台接受专访,被邀去作嘉宾做了一期节目。春燕虽然成了感动中国的新闻人物,感觉她依然是那样的朴实,那样的平易近人。
,      成为感动中国的新闻人物,并不是春燕的初衷。她的最终目的,只是想建一个卫生室,让老百姓能够在一个好点的环境看病,能够有宽裕些的钱为老百姓买好点的药品和医疗器械,能养活自己的公婆和孩子。正如她自己说的:“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,从来没想过会获得这么高的荣誉。评不上我是个农民,评上了我还是个农民。”这话,和她的人一样朴实。
        根据公司的安排,春燕为全体员工做了一场宣讲报告。做报告对春燕来说,实在是勉其为难的事,远没有手中的听诊器拿起来轻松。尽管事前请电视台的导演和播音员对春燕做了两天的演讲培训,但春燕在台上做的报告,远没有媒体报道中那么动人。
        作为一个特殊任务,我自始至终听完了春燕的报告,也听了其他人的介绍。报告会后,还邀春燕单独合了张影。那时,我就萌生了为春燕写点什么的想法。
        回到办公室后,我就着手写这首诗歌的初稿。写了一半多,又忙与他事。这稿子放在衣袋里,一放就是两个月。
        最近得闲,清理旧稿时,发现了这首没有写完的诗歌,便静下心来,把后半部分续上,最后才得以出笼。
        诗歌只是凭着感觉,把春燕的一些事迹记述下来,没有过多的考虑修饰。先把它放着,待以后艺业上有了进步,再回过头来修改。

0

评论Comments